裘沛然(1913年—2010年5月3日),原名維龍,原籍浙江省慈溪縣。1922年至1927年就讀于小學和國學專修館。1928年至1930年,在家自學經史百家之書,旁涉新文學和自然科學書籍,1930年至1934年入丁甘仁先生所創辦的上海中醫專門學校學習,并在名醫丁濟萬診所臨床實習,又常請益于謝觀、夏應堂、程門雪、秦伯未、章次公諸先生之門,深得海上諸名家的青睞。
早年時期
裘沛然(1913年—2010.5.3),原名維龍,男,漢族,浙江寧波慈溪人。新中國成立以來首屆國醫大師稱號獲得 裘沛然 者。曾就讀于國學專修館,當時在國學館任教的為江南著名學者施叔范先生。他童年時在施公處就學雖僅二年,然已初步奠定了古漢文的基本知識。其后他在家自學經史百家之書,旁涉新文學和自然科學書籍,特別對化學饒有興趣,學習頗為勤苦。其叔父裘汝根通曉針灸學,為廣西名醫羅哲初之高足。裘氏在深讀的同時,擠出一定時間從叔父學針灸,故對中醫古籍及針灸臨床亦粗曉其理。時值軍閥混戰,國是日非之際,他雖有匡時經世之志,而當時的時代思潮,革新者主張把中國古文化掃地以盡,另一面則力圖維護封建禮制,均與他的理想不合,乃銳志于醫學。
學習時期
1930~1934年入丁甘仁先生所創辦的上海中醫學院學習。并在名醫丁濟萬診所臨床實習,又常請益于謝觀、夏應堂、程門雪、秦伯未、章次公諸先生之門,深得上海諸名家的青睞。1934~1958年懸壺于慈溪、寧波、上海,以行醫自給,臨診之余,勤研中醫學和歷史、文學、哲學等,家中藏書數萬卷,寢饋其中20余年。1958年進入上海中醫學院擔任教學工作,歷任針灸、經絡、內經、中醫基礎理論,各家學說諸教研室主任。其時,學院開創伊始,無現成的教材,他就率領針灸教研室教師,并帶頭編寫各種教材以應教學急需。并在短短的四年中主持編寫出了六種針灸書籍,推動了全國針灸學術的發展。他對教學重視啟發式講課,形象教學和現場教學。他還創造性地制訂了“三基”(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技能)訓練項目,對中醫教學質量提高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受到了衛生部的表彰。他講理論常常聯系實際,還多次帶領學生下廠,下鄉。
工作時期
裘沛然先生善治疑難雜病, 裘沛然 倡導“傷寒溫病一體論”,提出“經絡是機體聯系的學說”及“疑難病癥治療八法”,對中醫學的發展提出“中醫特色,時代氣息”八字方針,并對“中醫可持續發展”戰略提出獨到見解。裘沛然先生精通醫道,兼通文史哲,筆耕不輟,獲得了幾十項獎勵和成果。 裘氏1980年擔任國家科委中醫組成員,81年任衛生部醫學科學委員會委員。裘氏在1984年任上海中醫學院專家委員會主任,并為院學術委員會、職稱評定委員會的負責人之一。曾任上海中醫藥大學暨上海市中醫藥研究院專家委員會主任、博士生導師、教授,全國第一屆500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的導師,1991年被國務院批準享受突出貢獻科技人員的特殊津貼,1995年被評為首屆“上海市名中醫”。他為學院的教學改革,學術研究,專業設置及對“中醫法”的討論等,召集院內外的著名專家共同研究,并提出了很多可貴的意見。
1、裘沛然.壺天散墨.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1985年
2、襲沛然主編.中醫歷代各家學說.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1984年
3、裘沛然參與主編.中醫各家學說.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1984年
4、裘沛然參與主編.中國醫學百科全書·中醫內科學.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1989年
5、襲沛然參與主編.中國醫學百科全書·中醫學(綜合本).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
6、裘沛然主編.上海名醫學術精粹.上海:上海中醫學院出版社,1990年
7、裘沛然主編.新編中國針灸學.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1991年
8、裘沛然主編.中國中醫獨特療法大全.上海:上海文匯出版社,1991年
9、裘沛然著. 人學散墨 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2008-12-1
他對教學重視啟發式講課,形象教學和現場教學。他還創造性地制訂了“三基”(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技能)訓練項目,對中醫教學質量的提高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受到了衛生部的表彰。他講理論常常聯系實際,如教授針刺手法,在臨床親自顯示操作方法來訓練學生,以及在臨床帶學生實習,還多次帶領學生下廠、下鄉,既提高學生感性認識,又以全心全意為工農群眾服務的精神灌輸給學生。他從早到晚,甚至在風雪交加之夜,奔走于泥濘道路到病家為危重病人治療。這種身教重于言教的精神在學生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甩長期從事中醫教育和中醫理論及臨床的研究工作,廣聞博學,在中醫基礎理論及歷代各家學說方面頗多建樹。
裘沛然1980年擔任國家科委中醫組成員,1981年任衛生部醫學科學委員會委員,經常參加衛生部召集的論證中醫工作和探討醫學的各種會議,提出了許多中肯的意見。有一次在廣州召開的全國醫學辯證法會議上,他作了“祖國醫學的繼承、滲透和發展”的長篇學術報告,提出中醫發展有三條途經:首先是提高中醫理論和臨床水平,二是采用多學科發展中醫學;三是中西醫要求真正的結合。他的報告受到全國許多學者的贊揚,并為有關刊物轉載發表。
1979年榮獲上海市勞動模范,曾任上海市政協委員,1983年任市政協常務委員,1988年任市政協“醫衛體委員會”副主任,經常在市及兄弟省市的醫藥單位及教學單位進行調查研究和考察工作。對振興中醫事業和其他衛生保健工作及教學方面的問題提出自己的意見。擔任上海市文史館館員,經常為政府獻計獻策。兼任上海市中醫文獻館顧問,作出很多貢獻。
Copyright ©2010-2023廣州市嶺南中草藥博覽園有限公司版權所有粵ICP備12079369號-2
地址:廣州市從化太平鎮神崗格塘村8號電話:020-8794607913682297106 甄先生
服務電話:
020-87946079
掃一掃,門票預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