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6日上午,由廣東省中醫藥局指導,當代中醫藥發展研究中心、廣州市嶺南中醫藥博覽園有限公司主辦的中醫藥歷史文化浮雕景觀長廊揭幕暨吉尼斯世界紀錄認證授牌儀式在廣東省廣州市從化區太平鎮嶺南國醫小鎮舉行。
領導嘉賓簽到、合影
嶺南中醫文化浮雕景觀長廊歷時三年,耗資6000余萬元,長廊總長度1028米,整體幅寬3米,浮雕以清晰的時間概念,按照從古至今的年代順序,由中醫在人類生產實踐中的發現,到每個時期醫學的發展規律和實施應用為主要內容,該長度刷新了世界紀錄,獲得了吉尼斯世界紀錄?稱號——最長的砂巖深浮雕。(下圖)
吉尼斯授予嶺南中醫文化浮雕景觀長廊“最長的砂巖深浮雕”稱號
嶺南中醫文化浮雕景觀長廊簡介:浮雕長廊坐落于廣州市從化區太平鎮國醫小鎮——嶺南中醫藥文化博覽園。由廣州市嶺南中醫藥博覽園有限公司聯合北京當代中醫藥發展研究中心合作建設,歷時三年,耗資6000多萬元。內容依據《史記》《辭?!贰吨袊t學通史》《中醫史》等史料,經十數位中醫史學專家把關修訂,結合每個歷史時期中醫的新發現及社會貢獻,把事件和人物的背景與環境、敘事情節的連續與轉折、不同時空視角的自由切換、復雜多樣事物的穿插和重疊展現,將中醫藥文化的歷史重點展現出來。長廊以中華中醫藥歷史發展為主線,分12個時期展示:1、原始人類時期; 2、夏商西周時期; 3、春秋戰國時期; 4、秦漢時期; 5、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 6、隋唐五代時期,7、兩宋時期; 8、遼夏金元時期 9、明朝時期;10、清朝時期; 11、近代;12、現代。
浮雕片段
浮雕長廊的設計與建設:該浮雕于2014年開始進行規劃設計,當代中醫藥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元哲穎表示,長廊從策劃到研討再到設計、修改、審定、畫圖、雕塑,歷時三年多,嘔心瀝血,精益求精,參與專家學者幾十人,設計人員 30多人,施工人員超過百余人。長廊涉及人物超過1400余人,中醫典故340余例,涉及中醫典籍120多部。浮雕于2016年正式開工建設。主體高3米,全長1028米,厚度20厘米,雕刻起伏深度為10-15厘米,底座高80-210厘米。利用天然資源,因地制宜,以山丘擋土墻為主體,墻體采取自然古樸、健康環保的天然紅砂巖石材,用深浮雕工藝沿山建造,用寫實與寫意相結合的手法、裝飾性和藝術性相結合的表現形式,以時代背景特色為輔助元素,圖文并茂,立體生動,清晰地刻畫出不同歷史時期不同社會背景下的中醫藥發展脈絡。所有畫面均為原創設計,視覺沖擊力和震撼力極強,具有真實性、歷史性、知識性、觀賞性的特點,面向大眾,不為唯學專,神形兼備,通俗易懂,老少咸宜,雅俗共賞。
浮雕長廊的意義:“中醫藥歷史文化浮雕長廊”是為弘揚中醫藥文化,傳播和認知中醫藥的神奇療效和作用,讓更多人了解中醫藥歷史,它將為參觀者開啟一扇了解中醫藥、認識中醫藥的窗戶,使參觀者在千畝千種中草藥瑰麗優美的環境中,聞著藥香、尋著歷史的腳步,一一追溯并了解中醫藥的發展進程。
以下為活動現場:
圖為參加本次活動的來賓
以下是部分出席本次活動的領導、專家、行業代表:
廣東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文明辦主任顧作義
廣東省衛生計生委副主任、省中醫藥局局長徐慶鋒
武警廣東省總隊副司令員、廣東省政協委員吳庭富
廣州市從化區委常委、區宣傳部部長李朔熹
廣東省中醫藥學會會長、廣東省中醫院名譽院長呂玉波
廣東省文明辦副主任吳祖清
中國中醫藥報社副社長陸靜
中國中醫科學院醫史文獻研究所研究員、博導李經緯
當代中醫藥發展研究中心理事長元哲穎
從化區太平鎮委副書記、鎮長江建華
廣州嶺南中醫藥博覽園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少勤
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中醫分會秘書長
湖南衛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董事長蘭勇
李少勤董事長致歡迎辭
嶺南國醫小鎮總顧問、國務院原副秘書長張鏡源現場視頻講話
元哲穎理事長發表講話,介紹浮雕設計和制作歷程
長廊編審代表李經緯教授發言
長廊設計及制作代表發言
嶺南中醫文化浮雕景觀長廊揭幕
活動進行到最后,領導發言
圖為從化區委常委、區宣傳部部長李朔熹發表講話
圖為廣東省衛生計生委副主任、省中醫藥局局長徐慶鋒發表講話
領導、專家和來賓們集體合影留念,活動圓滿結束
Copyright ©2010-2023廣州市嶺南中草藥博覽園有限公司版權所有粵ICP備12079369號-2
地址:廣州市從化太平鎮神崗格塘村8號電話:020-8794607913682297106 甄先生
服務電話:
020-87946079
掃一掃,門票預訂